前瞻丨国内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公版机即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上海报道
今年5月,全国首个国地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落户浦东。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夕,记者在走访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时了解到,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即将于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并宣布开源其技术。
这是国内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公版机产品。创新中心市场体系总监杨正叶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企业大多在做同一件事情——解决机器人的运动问题。而推出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能降低准入门槛,让企业在更高的平台集中精力迭代人形机器人技术。
“当前机器人公司的普遍困惑在于,不知道在什么市场能够实现商业闭环、在什么场景能够实现集成应用。”张江机器人谷产业负责人王涛介绍道,为此,上海市正牵头在机场、高铁、汽车检测等领域建立多层次的示范场景体系,张江也在打造能够完成L1、L2、L3等不同能级机器人动作的示范场景。
如在创新中心,首期100个场景将于明年建成,目标到2027年建成1000 通用人形机器人智能训练场。
即将推出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
在创新中心二楼,记者看到,一款人形机器人正在进行动态抓取训练:工程师随机把两摞杯子放到机器人的视线范围内,而后机器人移动手臂抓取杯子。
创新中心研发体系总监邢伯阳介绍道,机器人一条手臂有13个自由度:手臂有7个自由度,手指有6个自由度。机器人可以通过指尖的触觉传感器,对抓取进行力度自适应,避免捏爆杯子或是损坏手指,实现柔性抓取。应用方面,这款人形机器人一方面偏向智能制造,如由人形机器人进行汽车软装的上下料;另一方面偏向电气巡检。
邢伯阳告诉记者,目前人形机器人的负载能力、作业精度相比协作机器人有差距,但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方式和开发逻辑能够更快匹配柔性作业。另外,大模型可以把人形机器人的技能较好地组合起来,执行比较复杂的流程和作业工序。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创新中心即将发布国内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
谈及为何要推出开源公版机,邢伯阳坦言,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都被划分为腿足式机器人,该团队在研制四足机型时就发现有“一高五难”:除了技术门槛高,软件和硬件耦合、行业集聚力量都比较难。“我们希望通过公版机这一共性基础平台,把包括四足机器人、车辆机器人等已经完成研制的共性技术开源出来,大家不需要重复造轮子,从而可以更关注大模型、具身智能技术等赋能,加速应用落地。”
目前在创新中心打造的OpenLoong开源社区网站上,已经开源了机器人硬件结构及参数,也即将开源具身智能软件包。“人形机器人这个赛道目前还比较小,还是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进来。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一方面是建立生态,另一方面创新中心的定位也聚焦于人形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领域突破与创新。”
浦东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过200亿元
人工智能产业链一般分为基础设施层、技术创新层和应用场景层。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应用场景层的重要部分。
浦东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机器人也是其发展重点。在2021年2月出炉的《浦东新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浦东提出到2023年,将浦东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内顶级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在技术创新、产业空间、企业集聚、应用赋能、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目前,浦东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过2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国内发布了12款人形机器人,其中4款均出自浦东。
空间载体方面,前瞻丨国内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公版机即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金桥机器人产业园和张江机器人谷为中心,浦东正重点建设机器人特色产业园区,打造医疗机器人产业高地、离散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其中,ABB微创手术机器人、傅利叶康复机器人、钛米消毒机器人、擎刚特种机器人等国内外机器人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已入驻张江机器人谷。
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接下去浦东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开发,增强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等能力;推动控制人形机器人运动的“小脑”开发,搭建运动控制算法库,提升全身协同运动能力;推动“肢体”关键技术突破,系统部署“机器肢”关键技术群,加大“机器体”技术群攻关力度。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